纽约 - 2019年12月10日,美国中国总商会(以下简称“总商会”)与南华早报在曼哈顿的Altman Building合作举办中国年会:美国。本次年会以“竞争或合作?”为主题,汇聚了中美300余名专家和领导,“共同学习并探讨在两个超级大国激烈竞争和冲突的时期,全球经济、社会和科技格局将如何演变”。
来自总商会会员企业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全天会议,议程包括了以科技、文化交流和商业等为主题的六场专题讨论会。总商会副会长、中国工商银行主席肖玉强和总商会理事、比亚迪美国公司总裁李柯,作为嘉宾参加了年会其中一场专题讨论会。
南华早报行政总裁刘可瑞致欢迎辞。
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商务部部长、现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德铭发表主旨演讲。谈到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陈会长指出:坚持脱钩的人将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被淘汰。他认为,正如特朗普总统最初于2019年10月11日宣布的一样,中国和美国仍然有可能就第一阶段贸易协定达成一致。
在以“万亿美元的问题:美国与中国的商业联系可持续吗?”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中,总商会副会长、中国工商银行主席肖玉强和总商会理事、比亚迪美国公司总裁李柯分别分享了他们公司在当前中美贸易环境下的管理经验。
美国国会最近颁布的支出法案将会禁止比亚迪进入美国的公共巴士市场。就此问题李女士指出,这项禁令将损害两国利益,双方应共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李女士在研讨会上强调,比亚迪制造的环保汽车对整个地球都是有益的,更不用说比亚迪还投资了数百万美元来培训当地工人并增加就业机会。
年会上另一场引起广泛关注的专题研讨会以“技术变革:5G和技术至上的竞赛”为主题。本场研讨会由南华早报技术编辑蔡康禾主持,嘉宾包括华为美国政府关系部主任Donald Morrissey,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创始人兼总裁Robert Atkinson博士,以及信息技术产业理事会亚洲区政策高级总监Naomi Wilson。
在以“双相:对立的意识形态可以共存吗?”为题的研讨会上,嘉宾们讨论了中美外交关系和不同的意识形态。南华早报执行总编周松欣主持,与会嘉宾包括中国非政府智库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总裁、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博士,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国际安全与外交副总裁Daniel Russel,《美国可以从中国学到什么》和《中国经济会崩溃吗?》的作者李淯教授,以及娱乐公司“Live Nation”中国区首席战略官Grace Chen。
年会上,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会长Wendy Cutler发表了以“最好的投资:贸易战如何影响全球投资?”为主题的演讲。她认为,中美之间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可能会推迟,但她对两国最终达成协议持乐观态度。
随后的专题研讨会由南华早报北美地区副总编Jodi Xu Klein主持,除Cutler女士外,嘉宾还包括中国能源安全研究所所长,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志凯,传统基金会国际经贸中心主任、前美国驻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大使Terry Miller,以及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美洲首席投资官Mike Ryan。
总商会特别感谢南华早报、年会发言嘉宾和总商会会员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总商会将继续努力致力于为会员带来具有启发性和深入的讨论与对话。
关于美国中国总商会:
美国中国总商会(以下简称“总商会”)成立于2005年,是代表中国在美投资企业的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非营利组织。总商会目前拥有约1,500家会员企业,包括中资企业及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跨国企业和美国当地企业,其中,54家会员企业位列2019《财富》世界500强。总商会旨在为中美企业创造价值、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中美两国的商业交流与合作。总商会的日常工作包括开展调研,为会员和相关机构组织活动,提供项目、服务和资源,以促进中美之间的理解、信任和互动。截至2018年,总商会中资会员企业对美投资额累计超过1,200亿美元,在美直接雇佣员工超过20万人,间接支持超过1,000,000个工作岗位。
美国中国总商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分布在纽约(总部),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以及休斯顿等地,覆盖全美50州、华盛顿特区及其他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