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orrison & Foerster LLP (美富律师事务所)
作者: Ruomu Li, Marcia Ellis, Alice Li, Elba Ding
2020年8月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大量知名中国公司通过在美国上市以提升其全球形象,美国证券市场成为诸多中概股的港湾。然而,中概股在近十年间接连进行私有化,并以回归中国重新上市为最终目标。今年,随着中国公司舍弃他们认为不再友善的美国市场,中概股私有化的浪潮再次出现。
上市公司选择退市的传统原因亦适用于中概股私有化(例如:降低合规成本及负担、致力于公司长期发展、以及简化公司股东结构等)。然而,除了上述传统原因以外,本次私有化浪潮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日益紧张的中美政治和贸易关系、美国监管机构对中概股日趋严格的监管审查,以及中概股在中国重新上市时潜在的高估值。
许多前景光明、基本面良好的中概股都面临退出美国市场的压力,且需要拥有资金和融资专业知识的合作伙伴助其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中概股私有化为私募股权机构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在本文中,我们将阐述以下主题:
1. 典型私有化交易:何为中概股的典型私有化交易?
2. 主要参与者及其角色:主要参与者的角色、目标以及战略考量因素有哪些?
3. 主要程序性步骤及参考性时间表:从提交私有化提议开始的主要程序性步骤的大致时间表是怎样的?
4. 主要战略考量因素:例如:买方财团的战略考量、特别委员会的战略考量、交易确定性对交易各方的重要性、及13E-3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审查对交易的影响。
5. 结语:未来前景。
点击这里阅读完整文档
美富律师事务所联系人: Jiang Liu, JiangLiu@mo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