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任Surge Energy首席执行官的GUAN Linhua先生是一位深耕能源行业多年,拥有扎实技术背景与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领导者。GUAN先生曾先后就职于中石油、雪佛龙、挪威石油公司,并担任挪威石油公司的亚洲技术公司总裁,挪威石油的战略经理、并购经理和主任工程师等。作为德克萨斯州(简称德州)的注册石油工程师,他也曾供职于美国石油行业协会技术及管理委员会,在近30年职业生涯中发表40多篇专业报告及文章,并为美国多个协会及华人石油协会和其它华人团体做过二十多次主题演讲,为中国油气领域的国际投资与发展做出了贡献。GUAN先生在中国石油大学获得测井本科及地质硕士,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石油工程硕士,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工商管理硕士。
GUAN先生在8月做为休斯顿石油公司中唯一一位CEO获得美国《休斯敦商业周刊》2021年最受尊敬的CEO奖(Most Admired CEO)。另外,他8月还获得英国《CEO月刊》2021全球卓越首席执行官 - 美国油气行业年度CEO奖。
Surge Energy成立于2015年,位于美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州 - 德州被誉为“全球石油中心“的休斯敦市。是德州前20名产油公司中仅有的两家外资公司之一。Surge Energy在2020年是唯一一家获得《休斯敦商业周刊》大休斯敦地区“高速增长中型企业50强” 及“最佳雇主“两项荣誉的石油公司。另外,该公司2019年因在页岩油开采技术领域的历史性突破,还获得《休斯敦商业周刊》“首届年度创新大奖”。2021年6月,Surge Energy宣布公司完成一亿桶油当量的生产里程碑,并被美国《休斯敦纪事报》评为顶级私营公司。
2020年,全球新官病毒蔓延,美国疫情失控,油价出现负值,石油工业遭受重创。在这不平凡的一年,Surge Energy面对诸多挑战与困难,通过在降本增效、简化决策流程和可持续化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措施,抓住了机遇,成为2020年石油行业首屈一指的领先企业。
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
CGCC: 贵公司2020年遇到的影响有哪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贵公司又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GUAN先生:作为中国公司,与其他国家品牌,例如壳牌、BHP、BP等相比,在语言文化、行业监管、管理方式等方面与美国本土的公司,有更大的区别。
在2020年,公司经历了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美国国税局从2020年开始对Surge进行了长达七个月的税务审查。最后结果当然是毫无悬念地通过了,但这是我们公司历史上耗时最长的税务审查。第二件事是石油公司P5营业执照需要每年例行更新,2020年在更新营业执照时,德州州务卿办公室第一次给我们打电话,询问了很多问题。最终结果当然也是毫无悬念地顺利地更新了执照。第三件事是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简称CFIUS) 第一次到我们油田进行现场检查。我们在2015年收购了油田,两个油田的收购都经过了完整的CFIUS审查。能感觉出,2020年对中资企业来说,整体的经营环境缩得比较紧。
从2019年我担任CEO开始,我们就采取系列措施降本增效。尽管2020年油价下跌,疫情期间员工居家办公,我们的经营状况也远远好于同行业的一些公司。因为公司之前就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应急措施,所以疫情对油田的工作影响不大。 降本增效的效果在2019年不太明显,但在2020年危机发生的时候它的效果就体现得特别显著。同时,在经济低迷时期,我们成功完成了一次事关公司发展的收购,令华尔街都非常吃惊。在北美油气行业120余家企业相继破产,石油工业低迷的环境下,一个中资全资公司不但没有破产,还能拿出巨额现金去收购,出乎人们的预料。 2020年我们还被《休斯敦商业周刊》评为高速发展五十强企业之一,也被评为最佳雇主。同时获得这两项荣誉的,我们是唯一的一家石油公司。
CGCC: 在应对危机时,贵公司是如何抓住机遇的?您是否可以和我们分享相关的故事?
GUAN先生:在2019年,二叠盆地(Permian Basin)地区因为特定的历史条件,全年天然气的变现价格是负的。对我们也有不小的影响,因为天然气是我们产油的副产品。我们油田产油作业用电量很大,一年一千多万美元,而在当地很多天然气都是用来发电的。低气价导致了低电费。这有机会使我换位思考。2019年,我们决定利用当时的低天然气价,锁定油田用电的价格。我们及时以几美分一度电的低价购买锁定了未来几年的用电量。今年德州百年不遇的暴风雪,造成德州电力承压,电价飙升,德州电力系统ERCOT以九美元一度电向我们购电。尽管未雨绸缪地提前锁定低价电,但我们以前锁定的电价,可以以数百倍的价格卖出,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也彻底解决了我们未来几年的电费。我们也借此机会问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让员工思考:在危机的背后有没有一些机会。危机不仅仅含有“危”(险),也有“机”(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才能临危不乱,化“危”为“机”。
面对危机,我们能够及时抓住机遇,与公司决策流程比较灵活也有关系。我对原来工作过的大公司的决策体制是很深有感触的。当我自己有机会出来管理规模小一些的公司的时候,就决定缩减很多不必要的流程。
CGCC: 贵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GUAN先生:中国母公司对Surge是非常支持的,一直想把Surge发展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公司。中国母公司对美国的管理层充分信任。同时也认识到石油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2015年Surge进入美国的时候,是经济低迷时期,但公司看到了机会,收购了两块资产。近几年,尽管中美两国关系不是很稳定,但是通过降本增效的努力,Surge得到了美国二十多家银行的认可,愿意给我们提供资金和信用支持。华尔街通过一次次的验证,发现我们不但言之有信,并且做得比我们承诺的还要好。
CGCC: 这两年国际上和行业里都在讨论传统能源过渡到新能源的话题和趋势,贵公司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战略层面的考虑?
GUAN先生: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但是我们没有转到新能源上。从我们油田自身方面,比如环保,我们油田生产用很多水,同时油田自己也产很多水,循环使用,这方面我们做得很早。 同时,在油田的油气运输方面,我们基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油气运输采用成本比较低的管线。如果用卡车运水、运油,不但碳排放非常高,成本也非常高,我们这方面非常注意优化开发方案。
虽然现在能源转型的话题很热,但是从欧洲一些重视能源转型的大公司的股票表现来看,例如BP、Shell,股票价格都下跌得很厉害。因为投资者认为对石油公司来说,开展石油勘探、开发、销售和使用等是强项,其利润率是高于例如风能、电能等新能源的,因此认为新能源的回报很低,对能源转型的公司信心不足,不是很看好。
另外,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它有很多致命的弱点,比如间歇性。 德州这次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雪,从来没想到过会出现9美元一度电的电价,在你正需要电的时候,风也不转了,因为下雪,太阳能板也发不了电了。
另外,包括比尔盖茨也说过,新能源是有很多缺点的,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的能源密度是最高的。Manhattan Institute的Mark Mills曾给出一些数据,很有意思:目前最好的Tesla电池大概二十万美元, 重量大概两万磅,它能存储的能源大概也就是一桶原油的能量。一桶原油大概几十美元,油桶加上原油价格也就是不到一百美元。另外,很多人没意识到风能、太阳能,包括EV电动汽车很多是需要大量的稀有金属,生产电池产生的污染要远大于油气行业的污染。而且,电池的寿命都是很短的,处理废旧电池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因此,从传统能源这种低成本、高密度要转为新能源高成本、低密度的能量的挑战,是一些新闻记者和政治家没意识到的。
在上个世纪,人们对核能也曾非常狂热过,当时说核能的优点比现在说风能、太阳能的优点更多, 比如在地下室建一个核设施整栋大楼可能就一年四季冬暖夏凉了。当时人们认为核能一次性投资完之后,就一劳永逸了。后来切尔诺贝利事件,尤其是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到近些年提核能的越来越少了,包括核能技术最好的法国、美国现在对核能的发展项目都停了。其背后原因也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过多强调了它的优点,却并没有看到它的很多不足。因此我觉得新能源要代替传统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